面向三大应用领域,铠侠电子的存储技术愿景?
嘉宾专访 2024-04-30 16:43 与非网 李坚
在日前举行的CFMS | MemoryS 2024上,多家全球领先的存储技术公司纷纷登台,分享了最新的行业洞察和技术革新。在此次峰会中,铠侠电子展示了其在固态硬盘(SSD)技术方面的最新进展和未来预测。
在成立36周年之际,铠侠电子持续在SSD领域进行创新探索,推出了多款企业级、数据中心级以及消费级产品。利用先进的BiCS FLASH 3D闪存技术和高端主控设计,铠侠为市场提供了高性能、高品质及高可靠性的存储解决方案。
在闪存市场波动的大环境下,2023年铠侠宣布其第八代BiCS QLC技术已经在U.2规格中实现了120TB的超高容量,较前代提升了35%的存储密度。
铠侠中国技术部总经理大久保贵史表示,铠侠推出的第八代3D闪存技术BiCS通过独立制造逻辑电路和NAND比特单元来实现更高的位密度和更小的尺寸。此外,铠侠与西部数据合作,开发了拥有四个平面(plane)的218层3D闪存技术,采用创新的横向收缩技术,显著提升了位密度(增加了约50%),并将NAND I/O速度提高到超过3.2Gb/s,比上一代产品提高了约60%。这一技术还在写入性能和读取延迟方面实现了约20%的改善,从而为用户提供了更优的性能和可用性。
2024年下半年存储市场将显著复苏
铠侠电子的市场部副总裁天野先生对与非网记者介绍了存储市场的市场现状及未来趋势。他表示,目前存储市场的库存调整已达到健康水平,市场需求正在逐步恢复。尤其是在PC和手机市场,随着高容量存储设备的需求增加,市场呈现出积极的回暖迹象。此外数据中心服务器市场预计将在2024年下半年显示显著的增长,这反映了企业级应用对高效能存储解决方案的日益增长需求。
铠侠中国董事长兼总裁岡本先生特别强调人工智能(AI)在推动存储技术需求方面的关键角色。随着AI从企业应用扩展到消费电子,对高速且大容量的存储解决方案的需求急剧增加。铠侠正在开发符合这些需求的创新存储产品,以支持数据密集型应用,如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这些技术进展不仅提升了产品性能,也推动了存储技术的边界。
岡本先生表示,过去几年的市场波动给铠侠电子带来了宝贵的经验。通过这些周期性的挑战,铠侠学会了如何更有效地管理生产和调整成本结构,以应对市场的不确定性。
近年来,随着AI服务器和数据中心对存储需求的增长,铠侠预计整体存储市场将持续复苏并实现更大的增长。据了解,目前铠侠计划通过不断的技术革新和优化生产流程,维持其在全球存储市场的领先地位。虽然没有透露具体的市场份额及目标,不过目前铠侠已经设定了具体目标,以巩固其在高端存储市场的份额。
在特定市场如车载存储领域,铠侠中国技术部总经理大久保先生预计中国市场将实现显著的增长。随着电动汽车和智能汽车的兴起,对于先进存储解决方案的需求日益增长。“铠侠在UFS4.0车载存储产品上拥有明显的市场先发优势,公司正在通过这一优势来扩大市场份额,并满足全球汽车制造商对高性能存储解决方案的需求。”他表示。
针对汽车、数据中心、AI等应用市场的存储需求
针对汽车、数据中心、AI等不同的应用市场,存储产品应如何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市场的需求呢?
数据中心
铠侠中国首席技术顾问户谷先生表示,铠侠电子在数据中心存储领域的战略重点围绕AI数据中心的需求展开,特别是针对平台厂商和大规模数据中心运营商。目前铠侠电子已经开发出符合这些合作伙伴高性能需求的产品,特别是在AI服务器领域,DRAM和基于NAND的SSD产品得到了广泛应用。铠侠的PCIE-G5产品线特别针对高要求性能的应用设计,预计随着对生成式AI的投资增加,对SSD的需求将进一步增长。
此外,铠侠也关注到中国政府对数据中心领域的投资计划,预计未来围绕数据中心的政府投资将会增多。这些投资将进一步推动对高性能存储解决方案的需求,为铠侠在数据中心市场的增长提供动力。通过提供高性能的存储技术来满足这一市场的特定需求,确保在数据存储领域保持竞争优势。
车载存储
针对汽车市场,车载应用场景的多样化推动了对不同存储解决方案的需求。例如,座舱信息娱乐系统和自动驾驶辅助系统(ADAS)对存储的要求各不相同,这促使铠侠电子开发了适应这些需求的高性能UFS 4.0产品。
天野先生表示,铠侠电子非常看好车载存储市场的增长潜力。尤其在中国汽车市场,包括新能源汽车市场,在过去一年中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刷新了销售纪录。铠侠电子希望通过推广其先进的UFS 4.0产品,在车载存储市场中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随着汽车行业的技术革新,车辆系统对数据处理和存储的需求日益增长。特别是信息娱乐系统(IVI)和车载多媒体系统,这些系统正变得越来越复杂,处理的数据量持续增加。为了应对这种趋势,铠侠电子从eMMC存储解决方案升级到更高性能的UFS 3.0,并最近进一步过渡到UFS 4.0。相较于UFS 3.1,UFS 4.0的带宽翻倍,能够提供更快的数据处理速度,这对于提升车辆的智能响应能力和用户体验至关重要。
尽管UFS 4.0在车载应用中提供显著的性能优势,但其普及面临一些技术和市场挑战。关键挑战之一是UFS技术的实施需要与系统芯片(SOC)主控的兼容配合。目前,适配UFS 4.0的SOC主控普及程度还不够高,这限制了UFS 4.0技术的广泛应用。铠侠电子在这方面采取了积极措施,与主流SOC制造商保持紧密合作,提供技术样品并促进技术验证和应用推广。
大久保先生对与非网记者表示,车载存储预见到可能朝向集中化存储的趋势发展。这一变化旨在更好地应对集中化计算的需求,未来车载存储可能会更加类似于数据中心或服务器的存储解决方案。预计到2030年,集中化存储和计算的模式将在车载系统中得到一定程度的实现。
大久保先生表示,如果车辆确实转向完全集中存储和计算,铠侠可能会考虑引入类似PCIE SSD的产品来满足这些高端需求。‘’
AI技术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数据存储技术的需求也在显著增长。铠侠电子的高层在讨论中详细阐述了AI技术如何推动存储市场的需求变化,特别是在数据中心、企业级服务器及消费电子产品中的应用。
AI应用的广泛部署促进了对高速、大容量存储产品的需求增加。这一需求不仅局限于直接的存储需求,更关键的是对数据处理速度和存储效率的要求。随着AI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如自动驾驶、智能制造、健康诊断等,对数据快速读写和处理能力的依赖日益增强。
在技术层面,AI的发展推动了对更高性能SSD的需求。AI数据处理的复杂性要求存储设备不仅要有更大的存储容量,还要有更快的数据处理速度。例如,生成式AI技术在训练和推理阶段对存储的读写速度有极高要求,这直接推动了PCIe 5.0等高速接口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据了解,铠侠电子正在响应这些技术趋势,通过开发符合AI应用需求的高端存储解决方案。铠侠电子推出的企业级PCIe 5.0 SSD产品,就是为了满足AI服务器在处理大规模数据集时对高速数据传输的需求。此外,铠侠还在研究如何在保持能效的同时提升存储设备的性能,以适应AI应用对能效的敏感需求。
尽管当前全球服务器市场整体可能面临疲软,AI服务器市场却显示出强劲的增长潜力。铠侠电子认为,AI技术的持续进步将是驱动存储市场未来增长的关键因素。AI的需求不仅限于高性能服务器,还扩展到了消费电子产品,如AI手机和AI个人电脑,这些设备对存储的容量和速度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在AI服务器领域,高性能的SSD至关重要。这些服务器需要处理快速流动的大量数据,确保数据即使在断电的情况下也不会丢失。这一需求突出了非易失性存储(NAND)的重要性,因其能在断电后保留数据,保证了数据的持久性和安全性。
在消费电子领域,AI的集成正在改变设备对存储技术的需求。例如,智能手机和个人电脑等设备,随着AI功能的增强,对快速存储接口和更大存储容量的需求也在增加。铠侠电子正在开发如UFS 4.0和预期中的UFS 5.0技术,以满足市场对高速数据传输和大容量存储的需求。
此外,AI应用的功耗也在逐渐增加,尤其是在高性能计算场景中。尽管主要功耗来自于CPU和DRAM,但作为系统的一部分,SSD的能效和性能同样关键。铠侠电子正在开发更低功耗的SSD产品,以支持能源效率更高的AI应用系统。
从技术细节角度看,AI对SSD提出了新的要求。生成式AI的训练和推理任务,尤其是在处理大型数据集时,需要极高的数据吞吐率。这种需求不仅推动了PCIe 5.0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促进了更高密度存储技术的研发,如QLC (Quad Level Cell) NAND技术。QLC NAND技术可以提供更高的存储密度,适合于成本敏感且对容量有高需求的AI应用。
展望未来,层数提升仍是技术趋势
展望未来,铠侠的首席技术执行官柳茂知预测到2026年存储密度将增加至16倍,同时随着技术的进步,PCIe SSD将逐步取代传统的SATA SSD,数据传输速率从现有的4GHz增至16GHz。
在探讨未来NAND闪存技术发展时,大久保先生表示,铠侠电子的研发战略大致分为四个方向:
1、铠侠电子专注于提升制造工艺的精细化,以实现更高层次的平面精度。
2、铠侠电子注重于层数的增加,这是提升存储密度和性能的重要策略。
3、铠侠通过结构创新来优化产品性能,例如他们的BiCS 8技术,通过分别制造逻辑电路和NAND单元,再将其粘合的方式,实现了结构上的突破。
4、铠侠电子在单元级别探索不同类型的存储单元,从SLC到MLC、TLC、QLC乃至PLC,以适应不同市场需求。
不过大久保先生也表示,关于层数的提升,虽然技术上可以显著增加存储容量,但这也导致每个block的大小增大,进而影响单个DIE的容量。由于不同的应用对容量有不同的需求,铠侠电子将根据各种应用需求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以满足客户的具体需求。这种灵活的策略使得铠侠能够在快速发展的存储市场中保持竞争力,同时推动技术创新与市场适应性的双重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