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MS2021 峰会专题报道

英韧科技:成为一家有世界影响力的存储芯片公司

嘉宾专访 2021-10-09 16:58 半导体行业观察

谈到国产热门的SSD控制器赛道,由前Marvell CTO吴子宁博士于2017年创立的英韧科技是当中不得不谈的一颗“新星”。

这一方面与吴博士本身的强大背景有关。

据英韧科技销售副总裁韩炳冬先生介绍,吴博士从1999年入职Marvell担任工程师,直至任职Marvell CTO,全面领导Marvell的核心技术和未来技术方向,并直接领导SSD存储控制器、硬盘控制器、无线互联和中央研发团队, 吴博士在Marvell任职整整十七年。不夸张地说,作为存储行业资深专家,吴子宁博士全程参与并引领了全球存储行业向SSD的产业升级。


图片来源:英韧科技

另一方面,如韩炳冬所说,英韧科技现已集合了一个有凝聚力、创造力、并久经考验的团队。这个优秀团队与时间赛跑,过去四年多以来稳扎稳打,不但以惊人的速度推出了性能超越国际水准的产品,而且获得了各应用领域头部客户的认可。

“从目前看来,英韧已经完成了产品布局,并已经打好了基础。英韧科技现在正处于起飞前夕”,韩炳冬说。

深耕四年,打造全场景的SSD控制器解决方案

资料显示,成立于2017年的英韧科技(英韧科技:INNOGRIT)主要产品为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IC)和软硬件结合的智能存储系统。其产品具有速度快,耗能低,支持国密标准的领先优势,并配备了先进的LDPC技术,实现了端到端的数据保护以及国内外主流加密标准。

从服务上看,英韧提供灵活的商业模式,包括从SDK到全交钥匙的一站式FTK解决方案以及参考设计, 让客户以最短的时间获得业界最新的技术,在降低总体成本的同时提高产品的差异化竞争力。

“我们立志于为这个行业提供好的芯片,这个‘好’主要体现在性能好、功耗低、安全稳定、容易生产,且整个成本有竞争力。除此之外,我们还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持服务,希望能够及时帮助客户解决他们碰到的问题。”韩炳冬强调。

在他看来,英韧科技之所以能够有这样的底气,如上文所说,主要受益于公司团队的专业投入。韩炳冬介绍,迄今为止,英韧科技已经量产出货了五颗芯片,并且出货量快速攀升。


图片来源:英韧科技

据了解,英韧科技当前规划了Shasta、Shasta+、Rainer、Rainier QX和Rainier S五个系列的产品线。

其中Shasta系列是面向存储小型化以及SATA替代的第一款产品,采用PCIe Gen3x2接口,顺序读写速度分别为1.75GB/s和1.5GB/s,性能相较同级别芯片提高近50%,且封装尺寸和功耗也仅为业界同类产品的一半;Shasta+系列则是是英韧科技针对PCIe 3.0主流应用市场推出的PCIe 3.0x4控制器,顺序读写速度分别为3.6GB/s和3.1GB/s,小巧的外形尺寸可以支持包含M.2 2230在内的各种标准尺寸固态硬盘,全面支持PC OEM的低功耗标准要求,支持最大容量高达4TB。


图片来源:英韧科技

至于Rainer系列则是面向高性能个人电脑,游戏以及轻量级企业市场应用推出的PCIe 4.0旗舰级SSD控制器,采用12纳米先进制程,于2020年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了12纳米商用PCIe 4.0控制器率先量产。Rainier QX则是12纳米高性能DRAMless PCIe4.0控制器,在提供低功耗、实现更低BOM成本的同时,采用业界最快的2400MT/s Nand通道接口和专有数据路径加速器,可提供与DRAM解决方案相同的峰值性能;Rainier S则是英韧科技针对大容量数据盘场景推出的企业级 SATA SSD控制器,产品采用企业级架构设计,支持业界最新的3D NAND和DARM,具备完备的数据安全特性,以及稳定的读写性能指标,可以实现企业级应用领域完整意义上SATA数据盘国产替代。

“在成立四年多以后,英韧科技已可以面向消费级、企业级和工业级应用市场提供从SATA到PCIe的全场景SSD控制器解决方案。只要您的应用场景需要,我们都有相应的解决方案。”韩炳冬告诉记者。所谓全场景覆盖,根据韩炳冬的解析,那就是指无论是笔记本、台式机、工业控制、工作站、服务器、存储阵列等场景,英韧都能提供服务,所提供的硬件形态包括了M.2、U.2、BGA SSD、CF Express、EDSFF等。英韧对上述产品提供芯片方案、固件和完整的量产软件,同时还能做到全方位的客户技术支持,这是英韧能够屹立在这个市场另一个倚仗。

能在短短几年内推出覆盖如此广泛,且备受客户欢迎的产品,一方面得益于英韧团队在存储控制芯片研发上始终如一的坚持;另一方面,技术上的创新,且是持续性的创新也是非常重要。


图片来源:英韧科技

以Rainer系列为例,韩炳冬说道,在同行还在执着于性价比较高的28nm工艺上打造PCIe4.0产品的时候,英韧科技已凭借丰富的行业经验率先意识到一个关键:随着信号频率的提升,基于28nm打造的PCIe4.0产品会面临较为明显的发热问题。英韧选择了用12nm工艺开启PCIe 4.0,并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了12nm商用PCIe 4.0控制器的率先量产,这也是国产高端芯片及存储方案的重大突破。

通过上述描述,我们也看到了英韧这个名字背后隐藏的含义。韩炳冬表示,英韧的英文名INNOGRIT来源于Innovation(创新)和Grit(坚韧)。在未来,公司也将继续秉持这两个信念,以自研国际最先进产品、技术为目标,与更多的产业合作伙伴携手,研发及优化各应用场景解决方案,扩大国产固态存储技术及产品在国际领域内的影响力、领导力。

瞄准新风口,力争成为有世界影响力的芯片公司

在与韩炳冬的交流中,他多次强调,英韧之所以选择SSD控制器这个赛道,除了创始团队在这个领域世界级研发与量产的背景优势,公司对整个存储市场的看好也是关键原因。

“过去十多年,我们经历了SSD从一个高冷科技,变成一个高速迭代、与普通用户息息相关的技术。与此同时,中国智能手机、PC等产业的崛起,也给了类似英韧这样的初创企业机会”,韩炳冬表示。他同时还指出,在公司所从事的SSD控制器芯片领域,目前产业格局还没有定。而目前英韧在产品的性能、推出时效、节奏上都是显著行业领先,再加上大规模应用和更好的本地化服务,让英韧在中国乃至全球范围获得了高端客户的认可。

据了解,英韧的市场拓展在今年取得了很好的突破,PCIe4.0、PCIe3.0产品在国内外出货形势非常好,得到国际顶级数据中心和一线PC OEM的采用和认可。


图片来源:英韧科技

但英韧并不满足于此。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韩炳冬强调,公司的目标是想成为一家有世界影响力、行业领导力的芯片公司。为达成这个成就,英韧在接下来不但要保持对先进技术的持续敏感度和投入,还需要时刻关注市场变化,洞察先机。如公司认为在消费市场,PCIe4.0将是主流,公司就完成了PCIe 4.0产品的覆盖;而到数据中心,根据其应用场景需求的不同,公司将继续推出PCIe4.0和PCIe5.0的产品。

为了迎合未来的需求,英韧科技和全球的闪存颗粒供应商继续保持合作,也和长江存储等国产颗粒厂商建立更密切的联系,助力本土存储更快、更好地发展。

“中国厂商已从存储舞台的边缘走向中央。”韩炳冬说。